目 录
一、大赛背景
2022年迎来史上最多毕业生1076万,应届毕业生更感叹想成为打工人竟如此艰难。残酷的竞争、行业的变化、疫情的冲击等因素叠加,让史上最多毕业生之年,也成为史上最残酷的求职季。
除了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目前不少毕业生缺乏对自身的职业规划,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缺乏实习与实践经验,没有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条件和能力特点的就业规划和求职目标。同时,现有环境下普遍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针对性求职培训和有效指导。
过去全国有多个省市举办区域性(校级或省级)求职大赛或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各省大赛主要测试基础求职环节和职业生涯规划,细分领域专业赛道较少,原因在于需要极高的赛制专业设计、专业评委邀请、大赛经费、组织实施经验的要求。
二、大赛简介
为促进高校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搭建知名企业与高校学生交流平台,释放更多就业机会,实现求职者与招聘岗位要求的双向匹配,助力大学生求职成功,职场家将联合各高校、各领域知名企业共同举办“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通过分赛道专业赛制、职场“真人秀”、赛前培训、直播招聘周、签约仪式、就业育人主题教育、企业参访等系列活动,全方面提升高校学生求职技能、提高对行业与职业的认知,助力职业生涯高起点。通过比赛的形式给予各领域顶尖大学生们同台竞技的机会,深入了解自身就业竞争力与优势,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本次求职大赛将在过往的基础上全面升级,特别设置七大热门职业领域细分赛道,邀请各领域专家、人力资源与中高层领导作为嘉宾及评委,并为各大赛道定制专属求职考察项目环节,真实还原各专业领域求职现场,以切实的就业或实习offer为目标导向,寓教于赛,在实践中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求职技能。
三、大赛目的
此次大赛致力于帮助高校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全方位提升求职技能就业实践能力,提高对行业与职业认知,搭建企业与大学生交流平台,匹配求职与招聘岗位要求,释放更多就业机会,助力大学生求职成功、职业生涯高起点,培养高校学生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进一步明确今后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为将来进入职场做好准备,更好地服务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大赛形式
(一)初赛
方式一:建议合作高校线下举办校赛;
方式二:组委会赛区线上初筛。
(二)复赛
举办方式:线上举办,线上提交简历+录制视频。
(三)决赛
国内赛区:线下举办。
(四)全球总决赛
线下举办。
五、大赛时间
(一)初赛
合作高校校赛:2022年10月16日前
组委会赛区初筛:2022年10月17日-10月19日
(二)复赛
2022年10月29日-10月30日
(三)全国决赛
2022年11月25日
(四)总决赛
2022年11月27日
六、大赛地点
线上举办平台、线下举办地址,将在活动开始前另行通知。
七、大赛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职场家、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组委会
(二)合作高校(排名不分先后,截止目前)
康奈尔中国中心、俄州大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悉尼大学中国学联、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
(三)合作伙伴(排名不分先后,截止目前)
北美研究生博士生学者联盟、研发智库、留学生日报、北美留学生态圈、励媖高校 Lean In College、广东省人才市场。
八、大赛评委会主席团成员(排名不分先后,截止目前)
1.金融赛道评委会主席:章良,德国商业银行董事总经理和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2.医疗卫生赛道评委会主席:周泽奇,丹娜生物科技首席科学家、《共和国70年70人》、2013年被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见;
3.播音主持赛道评委会主席:夏吉宣,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
4.人力资源赛道评委会主席:薛莲,Kyndryl(勤达睿)大中华区首席人力资源官、原IBM全球技术服务部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
5.教育赛道评委会主席:朱宇,新东方东方优播 CEO、优编程董事长。
九、大赛活动
(一)校级初赛时间
2022年9月8日-10月16日
(二)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直播招聘周(线上)
2022年10月
(三)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复赛(线上)
2022年10月29日-10月30日
(四)决赛说明会+赛前培训(线上)
2022年11月5日
(五)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国内决赛(线下)
2022年11月25日
(六)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总决赛(线下)
2022年11月27日
(七)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签约仪式(线下)
2022年11月27日
(八)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企业参访(线下)
2022年11月28日
十、大赛赛道
研发、医疗卫生、金融、教育、人力资源、播音主持、乡村振兴(三支一扶),共七个赛道。
说明:校级初赛不分赛道,所有选手统一赛道进行。
十一、参赛选手资格
有意在研发、医疗卫生、金融、教育、人力资源、播音主持、乡村振兴(三支一扶)等相关方向就业,且有实习或校招意向的应届毕业及其它年级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
十二、奖项设置
全球总决赛各赛道评选金牌1名、银牌2名、铜牌3名;现场可斩获实习与校招offer或面试直通车,另评选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高校组织奖等。
十三、初赛日程
(一)合作院校初赛时间
2022年10月16日前
(二)合作院校初赛晋级名单提交日期
2022年10月19日前
(三)组委会复赛名单发布
2022年10月20日
十四、初赛介绍
(一)比赛名称
2022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初赛—XX(此处合作高校名称)赛区。
(二)比赛形式
线下举办。
(三)比赛内容
各合作高校自行组织校内选手进行初赛,通过简历初评、自我介绍、职业认知、评委提问等方式,决出胜者以获得全国复赛资格。
(四)初赛人数
建议各高校初赛人数为30-50人,各高校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比赛人数、时间、节奏、场地等。
(五)比赛时间
由合作高校自行决定(最晚于10月16日结束比赛并于10月19日前向组委会提交晋级名单)
(六)初赛晋级标准
各高校初赛结束后,计算选手平均分数(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算平均分),根据排名选手依次选择赛道,每赛道最多推荐3位选手。
晋级选手务必提前确认复赛参与的赛道(可采用直接问询、表单填写等,具体方式高校自行决定),请将赛道选择结果与晋级选手名单一同提交至大赛组委会。
(七)初赛安排
简历初评 + 自我介绍(1min)+职业认知(2min)+评委提问(1min)
每人展示时间共5分钟(4min展示+1min串台和变通)。建议分为5个小组,每组10位选手,每组约50分钟。
(八)比赛流程(建议)
13:30-13:35 主持人开场
13:35-13:45 学校领导致辞及开幕
13:45-13:50 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
13:50-14:40 选手1-10号进行比赛
14:40-14:45 中场休息
14:45-15:35 选手11-20号进行比赛
15:35-15:40 中场休息
15:40-16:30 选手21-30号进行比赛
16:30-16:35 中场休息
16:35-17:25 选手31-40号进行比赛
17:25-17:30 中场休息
17:30-18:20 选手41-50号进行比赛
18:20-18:25 串场节目(统计比赛结果)
18:25-18:30 主持人宣读比赛结果并结束
特别说明:大赛举办时间、地点、轮次等方面,将根据疫情防控等实际情况而定,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组委会。
十五、日程安排及需高校协助工作内容
大赛阶段 | 时间 | 具体事项 | 需高校协助事项 |
筹备阶段 | 9月1日- 9月13日 | 大赛组组委会筹备大赛推文、海报、视频 | 高校提供对外宣传logo、名称 |
大赛发布 | 9月14日 | 大赛组委会发布大赛推文 | \ |
校赛阶段
| 9月14日- 10月16日 | 大赛组委会提供高校执行手册、设计源文件 | 1.协助组委会进行校内宣; 2.传根据执行手册自行举办校赛; 3.提供晋级选手名单。 |
线下宣传 | 10月1日- 10月16日 | 大赛组委会视情况可能为合作高校快递宣传海报、三折页等宣传物料 | 高校进行大赛海报、三折页等线下物料宣传支持 |
赛道解析 | 10月8日-14日 | 大赛组委会将提供赛道解析录制视频 | 高校进行校内宣传 |
校赛晋 级选手名单 | 10月19日前 | \ | 高校提交校赛晋级选手名单 |
直播招聘周阶段 | 10月 | 大赛组委会将举办各赛道直播招聘活动 | 高校对直播招聘活动进行线下、线上宣传,可邀请企业参加 |
复赛阶段 | 10月20日 | 大赛组委会发布复赛名单 | 高校进行校内宣传 |
10月21日- 10月28日 | 大赛组委会整理高校提交材料 | 高校收集复赛选手材料 | |
10月29日- 10月30日 | 大赛组委会线上评审选手复赛材料 | \ | |
决赛阶段 | 11月3日 | 发布全国决赛入围名单 | 高校进行推文宣传等 |
11月5日 | 大赛组委会组织选手决赛前培训 | 高校组织学生统一参加 | |
11月24日 | 大赛组委会组织选手决赛彩排 | 组委会集合组织参加 | |
11月25日 | 大赛组委会举办全国决赛 | 高校可带队参赛 | |
11月26日 | 大赛组委发布全球总决赛名单 | 高校进行校内宣传 | |
11月27日 | 大赛组委会举办总决赛 | 高校可带队参赛 | |
赛后活动 | 11月28日 | 大赛组委会举办企业参访 | 决赛选手自愿参加 |
12月初 | 就业育人主题教育讲座 | 高校进行校内宣传 | |
12月 | 职场真人秀 | 高校进行校内宣传 | |
12月 | 大赛总结宣传 | 高校进行校内宣传 |
十六、经费保障
大赛组织执行、赛场布置(非高校内)、所需物料、评委相关费用、决赛与总决赛选手及带队教师的用餐费用均由大赛组委会负责。
选手及带队教师参加决赛与总决赛的住宿费及交通费、高校内部场地布置与宣传费、校赛举办成本由各参赛高校负责。
十七、主办方介绍
(一)职场家介绍
「职场家」是国内权威的求职教育平台,一家为大学生与中学生提供求职分享内容,为政府与高校提供自主研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五步法”创新就业指导讲座,举办全国大学生求职大赛。2017年公司成立至今,服务用户超400万人次。
职场家拥有数百位世界500强、各领域顶尖企业、国际组织的中高管导师;曾与北京政府、四川政府、重庆政府、广东等政府组织合作;在直播领域与抖音、快手、知乎、支付宝平台官方合作;举办了线上线下数十场具广泛影响力的职场活动,邀请了数十位科学家、世界500强CEO、企业家、国家队运动员、国际组织高级官员等嘉宾。
职场家致力于让大学生也有机会拥有不普通的人生,为政府、企业招才引智搭建桥梁,助力大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二)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组委会介绍
为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能力、提高求职技能、加强对行业与职业认知,促进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搭建大学生招聘平台,已服务400万用户的国内权威的求职教育平台职场家成立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组委会。
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组委会的创新大学生求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解决方案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前体验求职的舞台,科学指导学生们正确看待择业、就业、创业等问题,结合自身专业和优势,合理做好自身规划、打开视野、增强就业技能,进一步明确今后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为将来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截止目前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组委会已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医疗卫生大学生求职大赛、中国科技互联网·文化旅游艺术大学生求职大赛,宣传覆盖超百万大学生,参赛选手高校来自: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兰州大学、海南大学、深圳大学、吉林外国语、重庆交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等。
十八、往期举办大赛活动
(一)首届中国医疗卫生大学生求职大赛
2021年3月19日,国内权威的求职教育平台职场家与世界华人青年营养学者发展促进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医疗卫生大学生求职大赛”全球发布,吸引了来自海内外5个国家、39所高校、26个不同专业的数百名学生参加。大赛旨在帮助大学生(留学生)提升就业技能,匹配求职需求与招聘岗位要求,同时缓解就业压力,释放更多就业机会。为广大大学生(留学生)搭建了一个发现其职业兴趣、展示其职业技能、职业风采的广阔平台,通过求职与专业领域的竞技,大学生(留学生)探索自我兴趣与优劣势、发现榜样的力量、提升求职技能,使就业不再迷茫,助力求职成功,助力职业生涯高起点!
2021年5月8日,首届中国医疗卫生大学生求职大赛总决赛在北京隆重举行,比赛历时44天,经过网络初审、初赛和复赛角逐,共有20名选手进入全国总决赛。经过激烈的比拼,总决赛最终产生金牌1人、银牌2人、铜牌3人,产生大赛全国20强、12强选手,评选出高校优秀指导教师奖及高校优秀组织奖。此外,获金、银牌选手还获得直接进入“博鳌论坛”青年演讲比赛前20名资格,向前8决赛发起冲刺,大赛直播观看量总计超40万。
(二)2021中国科技互联网·文化旅游艺术大学生求职大赛
2021中国科技互联网·文化旅游艺术大学生求职大赛由职场家、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联合主办,旨在选拔中国科技互联网与文化旅游艺术各领域最优秀的大学生,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科技互联网与文化旅游艺术事业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赛评委会主席团成员包括:隆雨,京东集团原首席人力资源官和首席法务官;张洋,史宾沙(全球五大猎头)大中华区联席总裁;王昆欣,世界旅游联盟副秘书长;张红,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培训中心校长;兰京,职场家创始人。
本次大赛吸引了国内各大高校学生参加,历时3个月,经过网络初审、初赛和复赛角逐,共有45名选手进入全国总决赛。总决赛在独家战略合作平台——抖音,全程直播观看量达7.2万。
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组委会
2021年9月19日
附件1:2022中国大学生求职大赛初赛校赛·评分表
评分项目 | 评分指标 | 各项分值 | 评委打分 |
简历 | 1.简历格式符合规范(5分) 2.简历要素完整(5分) 3.简历逻辑、层次、重点突出(5分) 4.简历与应聘岗位匹配度(5分) | 20分 | |
自我介绍 | 1.自我介绍要素完整(5分) 2.自我优势与岗位匹配度(5分) 3.语言流畅,自信职业(5分) 4.表达清晰、准备充分(5分) 5.合理控制时间(5分) | 25分 | |
职业认知阐述 | 1.对该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与所需要能力的认知(10分) 2.对该职业就业现状的认知(5分) 3.清楚自身现状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距离(5分) 4.有可行的提升计划(5分) | 25分 | |
回答评委提问 | 1.正确理解评委问题、抓住问题本质(5分) 2.回答问题逻辑、层次清晰(5分) 3.最终是否解答问题(5分) 4.职业素养(5分) | 20分 | |
综合印象 | 依靠自身谈吐、才能、知识、情感等个人素养塑造的形象力,自信大方、阳光上进、气度出众。(10分) | 10分 | |
总分 | 100分 |